1959年6月25日,天气宜人,不冷不热,66岁的毛泽东时隔32年重返故乡韶山养老环境。当他刚抵达韶山宾馆安顿下来,便关切地问道:“四嫂呢?”
这位被称作“四嫂”的女子,名叫王淑兰养老环境。
01
王淑兰是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的第一任妻子,她与毛泽民的婚姻属于传统旧式,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合养老环境。
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甚至保留着缠着小脚的习惯养老环境。婚后,她过上了起早贪黑的生活——每天围着灶台忙碌,早晨准备三餐,打理庭院,缝缝补补,养猪养鸭,繁忙而琐碎。
农忙时节,她承担起沉重的田间劳动;闲暇时,她则认真地清洗衣物、缝补破损养老环境。
她总是比鸡早起,比狗晚睡,却从未发出一丝怨言养老环境。
邻里眼中,她是模范媳妇;在毛泽东的眼里,她更是贤惠的“四嫂”养老环境。
婚后,王淑兰与毛泽民感情深厚,育有三男二女,但因当时生活艰苦,医疗条件极差,除女儿毛远志外,其他孩子都不幸夭折养老环境。
这些接连的悲痛给母亲带来了极大打击,毛远志便成了她心灵的唯一寄托养老环境。
由于毛泽东长期在外,毛泽覃在长沙求学,家中两位长辈相继去世,毛泽民自然而然地担负起家中顶梁柱的责任,王淑兰则协助打理家务内外养老环境。
1921年春节,毛泽东和毛泽覃从长沙返回韶山老家,一家人难得团聚养老环境。
此时,毛泽民拿出账本,准备向兄长汇报家中收支养老环境。
毛泽东挥手示意:“家里账目不用向我们交代,没我们在的时候,责任都是你挑着养老环境。”
正是这份深厚的兄弟情谊和互相信任,使得家人团聚时气氛温馨融洽养老环境。兄弟和妯娌围炉而坐,烤火取暖,嗑着南瓜子,抽着旱烟,话家常。
毛泽东还劝慰毛泽民:“田地就别种了,你还年轻,跟我去长沙多读点书,未来做点有益国家的事养老环境。”
当时的毛泽东已深受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养老环境。
毛泽民虽觉道理确实,但舍不得祖辈耕作的田地和住了多年的老屋养老环境。
毛泽东说:“田地给穷人耕种,房子给无家可归的人住,别的东西该丢的丢,该送的送养老环境。”
这,便是他心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理念养老环境。
毛泽民犹豫时养老环境,毛泽东看向王淑兰问:“四嫂,你想得通吗?”
王淑兰坚定回答:“为了奔向美好社会,丢些坛坛罐罐,我能理解养老环境。”
她的坚定立场让毛泽东对这位农村出身的小脚女人刮目相看养老环境。
随后,王淑兰真的将家中田地和房屋送给了贫苦乡亲,这件事在韶山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养老环境。
02
怀揣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向往,王淑兰与毛泽民携家带口一同迁往长沙养老环境。
到了长沙,毛泽民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担任杂务工作,而王淑兰则专心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务养老环境。
从此,她的家成为革命同志们的聚集地,夜晚常有同志们围坐一起,热烈讨论革命理想,争论激烈养老环境。
她端茶递水,静静听着,耳濡目染中对革命道理有了深刻理解养老环境。
这个曾被封建传统束缚的小脚女人,思想开始觉醒,仿佛经历一次灵魂重生养老环境。
怀着第二胎时,她回到韶山,正逢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养老环境。孩子刚满月,她便当选为韶山女界联合会执行委员。
她不再是那个胆怯含蓄的农村妇女,而是蜕变成了勇敢坚韧的革命女性养老环境。
1926年,毛氏公祠祭祖,按照传统只有男子可以进祠堂,女子被禁止养老环境。
然而王淑兰带领一群女子闯入祠堂,和男子们一同饮用祭祖酒,这在韶山引起了不小轰动,她由此在乡里获得了极大影响力养老环境。
“马日事变”后,国民党展开清乡行动,王淑兰被迫离开韶山,再次回到长沙养老环境。
回长沙后,她投入党的秘密工作养老环境。
不幸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于长沙井湾子陆军监狱养老环境。
囚室阴湿无床,地铺发霉稻草,空气中弥漫腐臭,犹如地狱般的环境养老环境。
某日放风时,外面大雪纷飞,男女囚犯忽然打起雪球养老环境。一个雪球飞向王淑兰,砸中她的身旁,雪球落地露出一张纸条。
她敏锐地拾起纸条养老环境,悄悄回屋查看,上面写着:“我们要联合起来斗争!”
她用铅笔回信:“我们同意养老环境。”
用同样的方式将回信藏进雪球,扔回那个男囚,砸在他额头养老环境。
守望楼上的警卫误以为她是在报复,笑得前仰后合养老环境。
通过雪球传递,六位同志在狱中秘密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王淑兰被推选为组长养老环境。
她们展开多项斗争:要求将稻草换成硬板铺床、延长放风时间、将政治犯和刑事犯分开养老环境。
经过半个月的坚持,狱方终于因舆论压力满足了这些合理诉求养老环境。
狱中,王淑兰结识了同志罗醒养老环境。她带着6岁的女儿毛远志,罗醒带着5岁儿子华初,两人因同样境遇结下深厚情谊。
03
狱中常有人被秘密枪决,王淑兰和罗醒也忧虑自己随时可能遭遇同样命运养老环境。
两人约定,无论谁先被释放或牺牲,另一个人都会抚养双方的孩子养老环境。
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克长沙,成功解救狱中同志养老环境。
因王淑兰脚小不便随军行军打仗,组织安排她就地隐蔽养老环境。罗醒则跟随红军转移。
临别时养老环境,罗醒带着儿子华初跪在王淑兰面前说:“孩子,从今往后,这就是你亲娘!”
王淑兰抱起华初,郑重承诺:“无论如何,我都将他拉扯成人养老环境。”
罗醒离开后,王淑兰带着两个孩子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养老环境。
她并不知道,罗醒不久后在转移途中英勇牺牲养老环境。
为了生活,她曾当佣人、为富人缝补衣服、街头乞讨,历尽艰辛,却始终守护着两个孩子养老环境。
七七事变爆发后,徐特立在长沙成立驻湘通讯处养老环境。王淑兰得知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便找到他,请他帮忙把孩子送往延安。
自己则留在湖南从事秘密交通工作养老环境。
因曾被捕,王淑兰办事异常谨慎,负责在敌占区传递文件和情报,从未出差错养老环境。
期间,她偶尔听闻毛泽民再婚的消息,却未曾责怪,反而体谅道:“他身体不好,我们又分别多年,有个人知冷知热也好养老环境。”
她从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蜕变成一名信仰坚定的革命者,活得不再只是为某个男人养老环境。
但当听闻毛泽民在新疆牺牲的消息时,她悲痛欲绝,当场昏倒养老环境。
后来在组织鼓励下,她将悲伤化为力量,继续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直至解放养老环境。
解放后,王淑兰年届退休,组织决定安排她去环境优美之地休养养老环境。
她却坚决拒绝:“我是革命者,只有工作才有意义,守仓库我也愿意养老环境。”
她的不肯安逸让组织颇为为难养老环境。
毛泽东得知后亲自召见她:“四嫂,听说咱老家南岸上屋场经常有客人来,我想请你回去,帮我招待他们养老环境。”
王淑兰听说能回故乡工作,喜出望外,爽快答应养老环境。
毛泽东笑着说:“你在家待客,我心里踏实,不会再担心没人照应养老环境。”
于是,王淑兰辞别北京,日夜兼程回到韶山养老环境。
虽无官职,但她每天接待络绎不绝的国内外访客,耐心讲述韶山的革命故事,深感人生充满意义养老环境。
每一位游客都特别指定听她讲解,她也因此感受到自己承担着传播红色文化的使命养老环境。
1959年,毛泽东放下繁重工作,返回故乡,刚到韶山宾馆就急着见到王淑兰,因她此前去了长沙,未能第一时间相见,心里略感遗憾养老环境。
王淑兰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身体力行信仰的力量养老环境。
人生有三种追求:第一是温饱;第二是精神追求;第三是灵魂的归宿养老环境。
而信仰,正是让灵魂找到依靠和归宿的力量养老环境。